1、看动画时拿纸笔记关键词(quot;单位转换要平方")
2、暂停视频自己复述一遍(对着空气讲都行)
3、用家里实物对照理解(拿卷尺量书桌面积)
第二步:刷题要像吃自助餐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逮着题库猛刷,咱们得学聪明点,先做诊断题检测薄弱环节,就像去医院要先验血再开药,对吧?
具体操作:
- 周一刷20道计算题
- 周三集中练应用题
- 周五专攻图形题
每个模块刷完看正确率,低于70%的马上回去看对应视频,我表弟去年就这么干的,期末考直接从82分蹦到93分。
第三步:错题本不是摆设!
见过太多孩子把错题截图往相册一扔就当整理过了,这跟把脏衣服塞床底下有啥区别?必须手动抄写错题,研究发现手写能加深记忆37%(这个数据是我在《教育心理学》杂志上看到的)。
实用小技巧:
1、用红笔标出错题对应的知识点(quot;植树问题-两端都种")
2、在题目旁边画思维导图(别怕丑,自己能看懂就行)
3、每周日把错题当新题重做(亲测有效,我闺女坚持两个月,错误率降了40%)
第四步:善用"闯关模式"
这个功能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咋用,其实就像打游戏通关,每关设置合理目标特别重要,比如今天专攻"鸡兔同笼",就锁定相关关卡。
注意事项:
- 连续错3题自动暂停(防止无效刷题)
- 开启"防作弊模式"(避免孩子瞟答案)
- 利用碎片时间(等车时刷5道口算比玩手机强)
第五步:家长千万别当甩手掌柜
有个误区得纠正:不是把孩子扔给APP就完事了。每周抽20分钟看学习报告,重点关注:
- 哪些知识点反复错
- 单题耗时是否过长
- 是否存在跳课情况
上个月有个家长群里的妈妈发现孩子总跳过"分数"章节,后来检查才发现孩子根本没理解约分概念,及时补救后单元测试拿了满分。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刷题这事儿吧,就像学骑自行车,开始可能会摔跟头,但找到平衡点后就顺畅了,关键是要坚持用科学方法+及时反馈,别指望三天见效,但按我说的方法坚持一个学期,要是没进步你来找我(开玩笑的,但真有信心)。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数学好的孩子,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会"偷懒"的——知道把力气花在薄弱环节,所以啊,用洋葱数学刷题,本质上是在培养这种"聪明用功"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