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N1(M821/移动4G) 中国移动 手机1中国移动自主新品发布 【中关村在线】中国移动N1评测:2015年6月12日,中国移动发布了旗下自有品牌智能手机新品——中国移动N1与中国移动A1。相较之下,中国移动N1在配置方面也更为突出。中国移动在发布会中提及,希望打造安全、可靠、耐用的智能手机,而中国移动N1则正是这样一款产品。今天我们就先用中国移动N1的工程机来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看看其中“移动自有”品牌的特色在哪里,以及这款产品是否真是一款安全、耐用、可靠的智能新机。
"移动自有"体现在哪儿 中国移动N1评测
中国移动本次发布的两款新品,中国移动N1 999元的售价在如今来说不算贵,而这个价位的产品一般也都是主流配置的机型。中国移动N1也是如此,配置不算顶尖,但也达到了主流水准。
5英寸720p移动自有品牌——中国移动N1
硬件方面,中国移动N1采用了5英寸720p显示屏,支持5点触控。
在其他配置方面中国移动N1达到了如今的这一价位的主流水准的。处理器采用了Qualcomm骁龙四核处理器,辅以2GB RAM与16GB ROM。中国移动N1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支持美颜自拍。
此外,虽然是一款只有999元的产品,中国移动N1也率先搭载了Android L系统。作为运营商的自有机型,这款产品也能够支持4G LTE+GSM双卡双待。电池容量方面为2800毫安时,考虑到其处理器与屏幕规格,这样的电量还是足够使用一天的。
调查区域:中国好屏手机调查大问卷(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产品:N1(M821/移动4G) 中国移动 手机2外观设计中规中矩 首先来看看中国移动N1的外观设计吧,就其线条和设计感来说只能算中规中矩。中国移动N1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轻,轻到我还以为这手机没装电池(后来拆开后盖我才发现其电池是不可拆的)。熄屏时前面板看起来还是比较一致的黑色,不过一旦点亮屏幕,边框就显得有点宽了。
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
很有金属质感的下巴
机身前面板并没有移动的logo,只在左上角有个4G logo而已。屏幕上方是听筒与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下方则是三个Android按键,以及接出来的一小截下巴。这一小节下巴的颜色与纹理看起来很有金属感。
顶部耳机孔与底部数据接口
右侧的音量键与电源键
中国移动N1的外观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没有太多复杂的按键和接口,全部都是常规的布局设计。我们在机身边框上并不会看到手机的SIM卡槽,因为其卡槽都是设计在可拆卸的后盖内部的。
根据中国移动官方所说,中国移动N1采用了整块奥氏体不锈钢保护钢板,机身经过精密的化学腐蚀工艺,配合极薄的金属镀层。手机持握时的手感比较细腻。此外后盖还采用了防滑、防指纹、耐脏污的工艺处理,视觉上能够长时间充满光泽。
两个microSIM卡槽与一个microSD卡槽
打开后盖后,可以看到里面的内部布局。除了一块不可拆卸的2800毫安时电池之外,在其上方还能看到两个横向的SIM卡槽与一个microSD卡槽。这两个卡槽其实都支持4G LTE网络,但在使用时用户只能将其中一个设为4G卡,另一个则只能降到GSM使用。
产品:N1(M821/移动4G) 中国移动 手机3基于Android L的CMUI2.0 搭载Android L系统的中国移动N1其实也对UI进行了一些定制化,移动将其称为“CMUI 2.0”。首页给人的感觉和常规的Android设备没有太多不同,不过在时间插件上方可以看到一个中国移动logo的按钮。
中国移动N1 HOME界面
点击这个中国移动logo的按钮,就可以以卡片的形式逐层展开,用户可以在这里查看手机存储空间、和彩云空间、流量使用以及日程。而解锁界面比较常规,就是常见的拨号、解锁、拍照三个解锁入口。
移动配色的通知栏与预装移动app
另外作为一款移动自主智能手机,在UI的配色以及预置的app方面也很有移动特色。通知栏的蓝色非常有移动的风格,而预置的大量移动app也能够满足移动用户的大多数使用需求。因为CMUI 2.0对于图标的重绘变化并不是很大,所以图标的形式也基本还算统一,都是圆角矩形的常见风格。
可在手机中设置4G数据卡,并查看流量使用状况
用户可以对两张SIM卡进行设置,两个卡槽均为microSIM卡槽,因此用户要先准备好同等规格的SIM卡。插入卡后,只能选择一张卡使用数据业务,换句话说只能使用一张卡的4G网络,另一张卡则只能为GSM网络。好在中国移动N1的两个卡槽都支持4G网,如果SIM卡1的流量告急,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中将SIM卡2更换为流量卡,从而使用SIM卡2的4G网络,无需手动更换SIM卡。用户在手机中也可以实时查看两张SIM卡的流量使用状况。
移动和彩云服务
前面提到的中国移动和彩云服务其实就是一个云端的存储空间,用户使用手机号注册便可拥有16GB的和彩云存储空间。联系人、短信以及图库都可以同步到云端,以防日后手机数据丢失。
单手操作助手按钮
中国移动N1中还添加了单手操作助手,类似iOS的悬浮按钮。这个按钮在不同界面显示会有所不同,针对当前app界面,将其选项或页签整合到悬浮按钮中显示,灵活度还是比较高的。
产品:N1(M821/移动4G) 中国移动 手机45MP+13MP摄像头实测 接下来看看拍照,中国移动N1采用了前置500万像素与后置1300万像素的双摄像头搭配,前置支持智能实时美颜效果与84度广角,后置则拥有F2.0光圈与智能场景识别功能。
中国移动N1拍照界面与设置界面
拍摄功能方面还是偏向于自动模式,没有太多可调节的选项。前后摄像头均可以用于视频拍摄,前置摄像头可拍摄720p视频,而后置摄像头则可以拍摄1080p视频。不过考虑到手机本身16GB的存储空间,拍摄视频时还是插入microSD卡比较好。
室外样张
室内样张
微距样张
因为北京又是雾霾天,所以样张没有拍太多,室外样张倒是忠实的呈现了拍摄时的雾霾状态。室内效果与微距效果的表现还算不错,背景的虚化也很到位。
自拍样张
自拍方面,中国移动N1中也加入了智能美颜功能,磨皮的效果比较明显,不过其他瘦脸美白或是亮眼的效果就不太看得出来了。不过就这个价位来说,这个美颜效果倒是也还算可以接受。
产品:N1(M821/移动4G) 中国移动 手机5评测软件性能测试 最后再来看下中国移动N1的性能跑分,当然我们先要回顾一下这款产品的相关参数。中国移动N1配备了5英寸720p显示屏,2GB RAM搭配16GB ROM,处理器方面则选择了1.2GHz主频骁龙410,这也是一款64位的四核处理器。
CPU-Z检测出的产品信息
AnTuTu 5.0在性能测试中有两个变动,其一是安兔兔5.0增加了一个“CPU(单线程)”的项目,在该项目下同CPU项一样分为“CPU整数”和“CPU浮点”,可以说这是针对移动平台单线程的首例,这也同样突出了核不在多这样概念。除此之外,测试3D处理器能力的场景也有所更换,对于GPU的压力更大,这也是因为目前处理器的GPU不断提升,以往的3D场景不能将GPU之间的性能差异进行明显划分。
AnTuTu得分23675
3DMark原本是Futuremark公司在PC平台推出的一款专门测量显卡性能的软件,在发烧友中树立起了测试标杆形象。2013年2月,新一代3DMark除了传统的Windows平台之外,新添了Android、iOS以及Windows RT三个移动平台版本,实现了跨平台测试对比。
3DMark得分
Android与iOS版3DMark通过IceStorm与IceStorm Extreme两个负载场景对设备的图形处理能力进行测试,每个场景通过两段动画检验GPU的图形处理能力,另有一段动画用以检测CPU的物理渲染能力,总成绩中GPU图形测试所占比重更大。
Vellamo是由Qualcomm(高通公司)开发的一个基准测试应用(类似于Neocore),它可以让你对手机浏览器的性能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包括像Java脚本性能、渲染、联网和用户界面等。该工具的结果同样包括多个子项,但我们只取总成绩,分数越高则表明手机对浏览器的优化程度越高,网页浏览体验更好。
Vellamo得分
Vellamo作为一种手机网页标尺工具,如今已扩展至包括两个主要模块。HTML5模块可用来评估移动网页浏览器性能,而Metal模块可对移动处理器的CPU子系统性能进行测量。测试套件点击即用,方便快捷,分模块进行管理,Vellamo可对滚动缩放,3D图形,视频性能,内存读写,带宽峰值性能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估。
中国移动N1只是一款999元的机型,所以我们对这款产品的要求也并不是很多,用起来流畅,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就足够了。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移动N1倒算是合格的。另外,作为一款“移动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中国移动N1对于“中国移动”的品牌彰显也是竭尽全力,在UI方面细微到连配色都采用了中国移动的风格,而功能层面则是尽可能的简化了用户在使用移动相关服务时的步骤与时间。
6中国移动N1详细参数
以上是关于中国移动N1产品评测的报道,有关中国移动N1的外观、屏幕、拍照、续航、性能等后续内容,请持续关注中关村在线关于中国移动N1评测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