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写的是“稣”字相关的内容,希望你又能学到新的知识。
读音稣字读音为sū,与常见字“苏”同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均注音“素孤切”。
造字本义“稣”字的金文字形由“鱼”和“木”构成。其中,“鱼”表示活鱼,“木”表示树枝。这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表示用树枝穿鳃提鱼。古人发现,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虽然鱼会暂时失去水环境,但只要短时间内给予必要的水分,鱼仍可以“复活”。因此,“稣”字的造字本义为:动词,用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使鱼可以落水后短时间内复活。
说文解字把取禾若也。从禾鱼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做了进一步解释,说“酥”字本义指由牛羊乳制成的酪类食品,因与“禾”(谷物)和“酉”(酒)相关,体现其制作原料或工艺。又引申为食物松脆易碎的特性,如“酥脆”“酥糖”,还可形容柔腻松软的状态,如“酥胸”。在“天街小雨润如酥”中,借酥的细滑质感比喻春雨的润泽细腻。
含义、用法古字书里的内容,简单了解这些,来总结下稣字的含义和用法:
①动词,表示苏醒、复活“稣”字原指用杷收集散乱的禾草,后假借为“苏”,表示从困顿或死亡中恢复生机。《法苑珠林》记载“留尸十日,平旦喉中有声如雨,俄而稣活”,描述人死后复活的情景,“稣”即苏醒之义。
②动词,指收集散乱的禾草“稣”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杷取禾若也”,意为用农具整理散落的禾秆,强调动作的细致。例如《说文》载:“稣,杷取禾若也。禾若散乱,杷而取之。”
③音译用字,多用于宗教专名“稣”在译名中常出现,如“耶稣”为基督教救世主的音译名称。《职方外纪》提到“耶稣,西国言救世生也”,此处的“稣”为固定音译符号,无独立含义。
小知识"稣活"读作sū huó,意为苏醒复活,多用于描述生命从濒死或昏迷状态恢复的情景。该词常见于古籍或宗教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例句:昏迷三日后,病人在亲友的呼唤声中突然稣活,逐渐恢复了意识。
小结:稣,左边鱼,右边禾苗,一看就跟吃有关。最初指把谷物打成粉、再加水和成糊,熬成香喷喷的粥;香味飘出来,人舒服得直叹气,于是“稣”也变成松脆酥软的味道。后来汉字添了“更生”之意,复活节就叫“耶稣”,点出死而复苏的力量。
本篇关于汉字“稣”的就到这里,每天1分钟,渊博你自己,明儿见~